元宇宙NFT交易

Tensor

Tensor的创立背景与市场周期高度共振。2022年初,当NFT市场因美联储加息和Luna崩盘陷入冰点时,三位前Jump Trading量化工程师敏锐捕捉到两大结构性机会: 专业交易工具缺失:当时...

标签:

一、诞生于熊市的技术觉醒

Tensor的创立背景与市场周期高度共振。2022年初,当NFT市场因美联储加息和Luna崩盘陷入冰点时,三位前Jump Trading量化工程师敏锐捕捉到两大结构性机会:

专业交易工具缺失:当时90%的NFT交易平台仅支持基础挂单功能,缺乏批量操作、策略交易等专业工具;

流动性割裂困局:头部项目(如BAYC)的流动性集中在单一平台,而长尾资产分散在7+条公链。

团队选择在熊市中启动开发,于2022年9月推出首个支持跨链流动性聚合的测试版。这种逆周期布局为其赢得了早期开发者社区支持,截至2023年1月主网上线时,已积累超3.7万链上测试用户。

二、技术架构的降维打击

Tensor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革命性的技术架构设计。其自主研发的「T-SDK」将NFT交易协议解耦为订单簿管理、结算层、流动性聚合三个独立模块,实现了:

毫秒级交易确认:通过预签名+链下验证机制,将交易延迟压缩至300ms以内;

零Gas批量交易:基于EIP-5006的账户抽象方案,支持单笔交易完成50+ NFT的批量操作;

跨链流动性聚合:独创的Nexus协议可实时聚合以太坊、Solana、Polygon等7条链的深度流动性。

这种模块化架构使得Tensor的交易成本较传统平台降低83%,据Nansen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专业交易者在Tensor上的月均交易频次达到147次,是其他平台的4.6倍。

三、动态做市商机制(DMM)的流动性革命

Tensor彻底重构了NFT市场的流动性供给模式。其动态做市商机制包含三个创新层:

算法做市层: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定价模型,实时分析1.2万个NFT项目的500+维度特征;

流动性碎片合成:将长尾NFT的流动性打包为ERC-1155代币,形成可组合的流动性池;

波动率对冲工具:引入期权定价模型,允许做市商对冲「地板价闪崩」风险。

该机制使Tensor的买卖价差长期维持在1.8%以下,相较OpenSea的5.6%形成绝对优势。2024年3月数据显示,Tensor平台挂单的7日成交转化率达到73%,流动性效率是传统市场的2.9倍。

数据统计

相关导航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