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比特币的定义与核心特性
比特币(Bitcoin)是一种基于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数字货币,由化名“中本聪”(Satoshi Nakamoto)的开发者或团队于2008年提出,并于2009年正式上线。其核心特性包括:
1. 去中心化:比特币无需依赖银行或政府机构,交易通过点对点网络直接完成,账本由全球节点共同维护。
2. 有限供应:总量上限为2100万枚,通过“减半”机制控制发行速度,每四年区块奖励减半,预计2140年全部挖完。
3. 匿名性与安全性:交易通过加密地址进行,区块链技术确保交易不可篡改,但匿名性也使其成为非法活动的潜在工具。
二、比特币的发展历程与里程碑事件
1. 技术起源与创世阶段(2008–2010)
2008年10月:中本聪发布《比特币: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》白皮书,提出去中心化货币的构想。
2009年1月:首个比特币区块(创世区块)被挖出,中本聪获得50枚比特币奖励,标志着比特币网络正式启动。
2010年5月:首次实物交易诞生,程序员Laszlo Hanyecz用1万枚比特币购买两个披萨,按现价计算价值超9亿美元,这一天被社区称为“比特币披萨日”。
2. 市场萌芽与早期挑战(2011–2016)
2011年6月:维基解密宣布接受比特币捐赠,引发全球关注,但随后因法律风险暂停。
2013年: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1000美元,但同年中国央行禁止金融机构参与比特币交易,导致价格短暂暴跌。
2014年2月:全球最大交易所Mt. Gox因黑客攻击损失85万枚比特币(当时价值4.5亿美元),引发市场震荡并破产。
3. 主流化与监管博弈(2017–2020)
2017年12月:比特币价格飙升至近2万美元,市值一度超过摩根大通,吸引大量散户和机构投资者。
2020年5月:第三次“减半”事件,区块奖励从12.5枚降至6.25枚,随后比特币开启新一轮牛市,2021年11月突破6.9万美元历史高点。
4. 全球化合规与生态扩展(2021至今)
2021年9月:萨尔瓦多成为首个将比特币列为法定货币的国家,尽管争议不断,但推动了比特币在支付场景的应用。
2024年1月: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批准比特币现货ETF,标志其正式进入主流金融市场。
2024年4月:第四次减半完成,区块奖励降至3.125枚,市场预期其稀缺性将进一步推高长期价值。